金華交警交出高分答卷: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考核連續三年“零失分”
首創非機動車掉頭車道、增設1300余處斑馬線保障行人無憂出行、打造十條交通文明示范街、打造七條交通設施精品示范街……金華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金華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緊緊圍繞金華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積極發揮公安隊伍主力軍作用,探索智治、善治、共治等基層治理模式,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圓滿實現公安交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考核連續三年“零失分”,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金華市區一角的文明出行城市景觀小品。吳程俊攝
智治:
精細化管理讓路口更聰明
“以前回家經過這里很可能要等三個紅燈,現在等一個紅燈再掉頭就可以了。”金華交警在路口停止線和斑馬線之間,設置非機動車掉頭車道的做法,溫暖了許多非機動車車主的回家路。“非機動車掉頭車道”也在當年的全省公安交管微改革創新大賽中,一舉斬獲金獎。
一直以來,非機動車路口掉頭不方便,給廣大車主帶來困擾,也間接導致了逆行、隨意穿行等違法行為。金華交警在市區光南路和東市南街交叉路口首次嘗試推出“非機動車掉頭車道”,效果顯著,隨后逐步在市區重點路口推廣。
“小路口”改善“大民生”,金華交警在日常勘查中發現,金華市區不少路口的設置形式、交通信號放行方式、非機動車過街方式不盡相同,容易導致秩序混亂。為此,金華交警在不進行大改造的前提下,實施路口精細化管理模式。設立非機動車等候區、行人等候區、非機動車左轉等候區,設置路段隔離設施和路口橡皮樁,確保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各行其道,防止人車沖突,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降低了交通違法率。
善治:
大提檔讓交通設施更人性
“不管天氣如何,打開車燈就能清楚地看見道路邊線、車道分界線,這樣的設施讓出行多一分安全,也讓我們省心不少。”家住迎賓大道附近的市民趙先生,點贊金華交警七條精品示范街之一的迎賓大道。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金華交警始終堅持“向設施要警力、向設施要秩序”的理念,積極推動交通設施大提檔。今年,金華交警對十條交通文明示范街進一步優化提升,打造出七條交通設施精品示范街。七條交通設施精品示范街采用新工藝新標準的全天候雨夜標線,在雨夜同樣具有高亮的逆反射效果,有效解決了以往普通交通標線的兩個痛點。
“市區交通設施提檔升級步伐還在繼續。”金華交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路標線、護欄、標志牌、人行道、公交站臺、綠化帶等均在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整設計。3年來,市區共增設各類交通隔離設施9950米,施劃交通標線230840平方米,增設交通標志182塊,拆除不合理交通設施394處。
共治:
多方協同讓金華更文明
“道路交通和城市其他治理密不可分,創建交通文明需要多方共同參與。”金華交警相關負責人說,有了這樣的共識后,由交警、行政執法、街道、住建4部門聯合打造的“一街四方”工作機制應運而生。
人行道上有車亂停,行政執法部門人員即進行勸導。街道社區里有不文明行為,社區干部就上門排查提醒。“我們幾個部門每周都會聯合開展巡街活動,做到交通信號必查、交通設施必查、道路情況必查等。”金華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創建辦相關負責人說,每周巡查情況將上報登記,實現發現問題聯合查、解決問題部門領、難點問題會商辦。截至目前,“一街四方”相關部門已登記477件問題,解決477件,會商21次。
三年來,金華市文明交通志愿服務“十百千”示范工程成為交通路口的一抹靚麗風景,195個市直機關單位承包認領十條文明交通示范路的百余個重點路口,每天共有近1000名文明交通志愿者在高峰時段駐足街頭參與文明勸導和秩序維護工作,禮讓斑馬線等文明之舉蔚然成風。金華交警積極協調教育部門,落實教師和家長參與志愿勸導執勤活動,倡導家校合作共同維護交通秩序。
“下一步,金華交警將全面總結三年創建工作,提煉固化好的經驗做法,不斷深化創建為民舉措,持續打造金華文明交通高地,為建設‘重要窗口’貢獻更多交警力量。”金華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