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住身邊“一平米” 建德用文明繪就最美風景
近日,建德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是建德首次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一擊即中的背后有何秘訣?文明理念如何深入人心?11月25日,記者走進建德,發現這座浙西江城已將文明建設精準至“一平米”。

“三年創建以來,我們始終秉承‘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的思路,主要是發揮百姓群眾的主體作用。”建德市文明辦負責人錢航軍說,“因此也創新了很多文明品牌,‘文明一平米’就是其中之一。”
“文明一平米”是什么概念?錢航軍告訴記者,以自己為中心點的一平方米空間,是最容易與人產生交互的空間,也是自己最容易把控的空間,在這一平方米的空間里,文明做好每一件事,就是為建德市的文明建設作出了大貢獻。

“文明一平米”,最基礎的是做好身邊小事,可以是從孩子做起的“光盤行動”,可以是尊重社會公共秩序的文明養犬,也可以是單元樓居民共同打造的最美樓道。
在建德市婦幼保健醫院,記者注意到,掛號窗口前的地面上,整整齊齊貼著一排腳丫子的貼畫。該醫院外聯辦主任葉雅玲告訴記者,這是為了方便引導人們排隊掛號。“剛開始還需要志愿者引導,現在大家都能自覺排隊了,并且還主動拉出間隔。”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建德市行政服務中心。人們安安靜靜地坐在休息區等候叫號,以往柜臺前眾人擁在一起的場景看不見了。“排隊秩序的改變最明顯。”行政服務中心引導員沈玲莉感慨道,“三年時間,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文明一平米”并非一味對市民群眾提要求,而是通過暖心細節的完善,產生文明互動。
建德婦幼保健醫院停車位緊張,孕婦開車前來就醫,如何避免亂停車又能更方便?醫院推出了10個更寬大的孕媽專用停車位,緩解了這一問題。
建德有14萬輛電動車,怎樣更快地讓每個騎車人戴上頭盔?建德交警并非一罰了事,而是創新性地在城區主干道9個重點路口18個點位配置了共享頭盔。
“如果騎車人沒有頭盔,我們就會讓他先借用一個,等回家拿到了自己的頭盔,再還回來。”建德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業務科副科長周健向記者展示了如何借用共享頭盔,非常簡單,手機掃一掃,按提示完成即可,而且是免費借用。

“今年我們就文明建設,對群眾滿意度進行了測評,其支持率、參與度和滿意度都達到了95%以上。”錢航軍說,“數字的背后是文明行為的體現,也就是‘文明一平米’所帶來的真實效果。”

文明在深化,行動在創新,三年時間,“文明一平米”在建德已不僅是做好身邊小事,而是深入到更多暖心細節。
建德有一路特殊的公交車,在日常行車停靠中會多停10秒,為什么?因為這趟7路公交車途經學校和農貿市場,每逢早晚上下學的時候,學生特別多,又因為農貿市場的緣故,坐車買菜的老年人流量特別大。多停的這10秒鐘,就是為了讓他們在下車的時候慢一點、穩一點,上車的時候不要跑、不要急。7路公交車也因此擁有了最有溫度的車廂。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功了,接下去,建德還要做些什么?“首先是要把原有的好做法繼承下來,還要進一步創新。”錢航軍說,“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推出最清潔工程、最有序工程、最暖心工程和最平安工程這四大工程,讓文明清風徐徐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