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搭建陣地堡壘,突出特色引領,全力打造志愿服務社區新景象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發文,對300個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突出集體、298名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突出個人予以通報表揚,我縣羅星街道江南社區名列其中。近年來,江南社區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形成長效服務機制,使基層治理成效更進一步。
作為城市基層治理的一種存在形式,社區在城市突飛猛進的發展和更新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江南社區成立于2015年4月,地處羅星街道新城區中心區域,區域面積約3.5平方公里,現有四季江南等12個小區,戶籍總人口4000余人。新社區成立之后,如何構建和諧鄰里關系,做好社區基層治理工作擺在了江南社區黨委書記陳芳琳面前。

“我們小區很干凈的,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多了志愿者指導,沒有人亂扔垃圾,一直有網格員在巡查,而且垃圾清運也很及時,真的很感謝社區。”家住四季江南的朱女士說出了許多居民的心聲。考慮到每個小區居民的實際需求,為了延伸社區服務,江南社區依托黨員樓道長,將服務陣地從小區向家庭拓展,將志愿服務在時間、空間上進行深度拓展。
“我們社區目前有4支服務隊伍,定期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有注重小區物業管理的‘啄木鳥’物業監督隊,有關注居民健康的在職黨員醫療服務隊,有服務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江南之夜’文化隊,以及‘江南之家’社區紅管家志愿隊。”陳芳琳介紹,形式多樣的服務隊伍,多層次、多維度地為社區居民提供志愿幫扶等熱心服務,獲得居民的贊譽。

7月26日晚,江南社區金都上品小區黨建客廳啟用,并舉辦了首場親子活動,有趣的DIY手工為炎炎夏日增添了許多明媚的色彩,居民們在小區客廳一起享受涼爽、愜意、歡愉的周末時光。
今年,江南社區按照“便利居民活動、便利溝通聯絡、便于民意反映”的原則,挖掘物業用房、社區用房等小區各類空間資源,統籌規劃打造集學習交流、便民服務、文體活動、矛盾調解等功能于一體的“小區黨建客廳”,在已建好4個的基礎上又新裝修2個。同時,社區還在“小區黨建客廳”基礎上,打造“學習型”“文化型”“活力型”等共享樓道,將服務觸角延伸至小區每個角落,構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建客廳、居民樓道”三級治理服務網絡,建強紅色陣地。
在江南社區,各黨員樓道長亮身份、亮職責、亮聯系方式,實施黨員樓道長積分制度,并明確黨員樓道長承擔民情信息員、民事調解員、文明創建員、垃圾分類指導員、政策宣傳員、紅色代辦員等“六員”職責,積極引導社區居民參與文明創建、垃圾分類等中心工作,及時反映小區居民難點問題。“社區共選配黨員樓道長775名,實行分層分級管理,建立了以網格黨支部、網格長、黨員樓道長負責人、黨員樓道長、小區黨員組成的五級工作聯系網。同時,我們以小區為單位,組建黨員樓道長的微信群,還細化到以各樓道為單位,組建樓道服務微信群,確保各項工作及時交流、落到實處,真正利用好這個交流平臺。”陳芳琳說。
江南社區還有個“紅人”就是“江南之夜”,每年6月至9月,是“江南之夜”活動開展的時間段,從小兒疾病的預防知識宣傳到親子游園、文藝演出等內容,深受居民歡迎,“江南之夜”也成為了社區居民互動交流的全新平臺,為穩步推進社區基層治理起到了積極作用。“除了社區單方面組織開展活動和議事外,我們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依托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物業公司、業委會、黨員樓道長建立了黨群議事制度,對小區環境改造、公共設施改善等重大事項,共同研究方案,還經常與物業公司、共建單位合作,舉辦鄰里節等活動,有效調動社會資源參與社區服務,進一步構建和諧鄰里關系。”陳芳琳說。
“今年我們會繼續做好基層治理工作,實實在在地為居民服務,聯合黨員群眾、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多方資源共建共治,共同努力把小區治理得更美麗。”陳芳琳說,社區以建設“我們的社區,溫暖的家”為目標,以“愛在江南”品牌創建為載體,積極協調發揮四方紅色聯盟、駐區企事業單位及在職黨員、居民群眾的合力作用,全面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和水平,最終引領社區居民自治,精心打造和諧宜居的幸福鄰里社區。